歌仔戏,又名芗剧,是台湾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省和福建厦门、漳州 、晋江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
歌仔戏是以流传于闽南的闽南方言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的营养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它诞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台湾岛,是我国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中唯一诞生于台湾的剧种。它流传于台湾、福建闽南和东南亚华侨华裔聚居地。
一部歌仔戏的历史,可以说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闽南的歌仔随着“唐山过台湾”传播台湾,经过数百年的孕育,终于创造出了“七字调”。“七字调”的产生标志着歌仔戏的诞生。歌仔戏很快就传到厦门,并逐步传遍闽南和东南亚。20世纪初厦门在台湾师傅戴水保等的传授下成立了闽南最早的二个歌仔戏班“双珠凤”、“新女班”。随后台湾歌仔戏名班“玉兰社”、“霓生社”等来到厦门、闽南演出,引起轰动,台湾歌仔戏艺人赛月金、月中娥等并留在了闽南。抗日战争时期,闽南的邵江海等民间艺人,融合歌仔戏和闽南歌仔创造了“杂碎调”,推动了歌仔戏新的艺术发展。
歌仔戏是闽台人民珍贵的剧种之一,它是一种民间文化的反映,经历从田野乡村、到城市电视的过程,约一百多年,在台湾和福建省闽南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居住区深受欢迎,庙会、逢年或过节几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声影。
歌仔戏最大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音乐。歌仔戏的音乐分为唱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唱腔属曲牌联缀体,在联缀时可采用同宫同调,同宫异调,异宫同调,异宫异调,唱腔曲牌大体可分为“七字调”、“杂碎调”、 “哭调”、“卖药仔”和“小调”五大类。
主要特征:
1、闽台民间特色性:歌仔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闽台农业社会时农村的休闲娱乐,祖先们在农事空闲的时候,三五群不拘场所的聚集在一起,演唱那些来源于生活自编自唱的歌谣、歌仔来娱乐自己和别人。
2、闽台民俗文化随意性特点:刚开始只是一个人独唱,逐渐增加人数成为对唱、多人齐唱和接唱的方式,增加了群体娱乐的参与性和热烈的气氛。从自己娱乐到公开让人欣赏,甚至教人唱念,歌仔就是这样流传开来。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小戏的型态。
3、简易性:歌仔戏刚刚发展成小戏时候,只有简单的脚色和乐器。群众在广场上围成圈圈,形成一个表演空间,演出者就在中间开始表演,这种没有舞台的演出型态称为「落地扫」。「落地扫」的意思是表演者在地上游走,裤脚及裙摆在地上「扫来扫去」,闽台称为「土脚趖」。后来由于民间酬神赛会的需求频繁,使得歌仔戏表演人经常受到邀请演出,为了增加可看性及演出机会,歌仔戏也自其它剧种如乱弹戏、京戏等大戏学习模仿;于是,在型态上逐渐朝大戏发展,在艺术手段上也吸收了锣鼓伴奏、化妆扮相、武功身段等各式各样的精华。最后,终于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本土大戏剧种。歌仔戏促进了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唤起了无数爱国华人回国投资建设祖国的愿望与行动。
主要价值:
具有上述基本特征的歌仔戏,具备以下主要价值:
(1) 社会价值:歌仔戏促进了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统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唤起了无数爱国华人回国投资建设祖国的愿望与行动。
(2)学术价值:纳入闽台文化范畴进行研究,从其起源、发展和分布情况,有助于深入了解闽台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可以使歌仔戏成为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资源。
(3)经济价值:可促进旅游、食品业等方面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濒危状况: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文化产品有更广泛和更高质量的要求。面对五花八门的大众文化,戏曲已经不再是艺术生活的主流。老厦门观众的流失,剧场歌仔戏无人问津,年轻一代越来越疏远歌仔戏。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演员收入与全市平均收入水平相比有相当差距,造成剧团演员人心惶惶,艺术人才流失严重。
影响歌仔戏发展还有文化因素,闽南方言和闽南民俗是影响歌仔戏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闽南方言是歌仔戏赖以生存的基础,方言的流失是歌仔戏的灾难。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如果我们对歌仔戏的传承不予重视,任其生死衰亡,不难想象,再过几十年后,厦门与台湾的歌仔戏交流就会发生困难。那种乡音给台胞带来的乡情,就可能化为乌有。歌仔戏也发挥不了争取台湾民心的特殊作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