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不是必须通过高投入来提高?城乡均等化只能以经济增长为前提才能实现?当文化服务受到体制问题的阻碍时,该如何解决?日前,记者走访山西省长治市,发现这个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中部老工业城市,尽管经济发展并不突出,但因其理念新、干劲足、敢为人先,开拓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天地。
“早晨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昔日一些贫困乡村单调乏味生活的形象写照;听戏、读书、看电影,这是如今长治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真实反映。
长治农村风貌的这一截然变化,缘于2007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文化低保”工程。这个承诺“一年六场电影、一次演出、每人一本图书”的工程,坚持“送去农民最需要的,不增加农民一点负担”的原则,把电影、演出和图书送到了农民家门口,已经让长治835个贫困村的30万农民享受到了实惠。
早在2006年,长治市就对农民文化生活进行了一次调查。他们选的是长治市经济强镇襄垣县夏店镇的40个行政村,这里的农民人均年收入比全市农民平均水平高出498元。但调查结果显示,5年来,52.5%的村文化建设投入为零;37.5%的村一年看不到一场戏;50%的村一年看不到一场电影;90%的村没有图书室。村民度过空闲时间的主要方式是看电视、闲聊、打扑克和打麻将。有的贫困村,20多年没演过一场戏,村里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唱戏。
是不是要等到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再解决这个问题?长治市的答案是:不能等,老百姓最基本文化需求的满足,不能因其身处城市或农村而差别对待。于是,文化低保工程应运而生。5年来,市、县两级财政已经为文化低保工程投入资金3200万元,如今,农民们足不出户,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看戏、看电影、读书。
而文化低保释放的能量并不止于此。在长治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正在悄然兴起。从前生存困难的剧团、电影院,也因为文化低保工程重新焕发了生命力。经济条件好的村,还经常主动邀请剧团和电影院为村民们表演、放映。“有了文化低保工程,文化企业活跃起来了,市场培育起来了,观众素质也提高了。”长治市文广新局局长陈秀英说。
近年来,长治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学校、社区、园区、农村,戏剧展演、文化节、周末大剧院、公益电影免费放映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激活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热情。
焦新育算得上是长治市文化圈里小有名气的人物,他没有身居要位也并非身怀绝技,普普通通的一个老百姓,让人熟知的是他对戏剧的热爱。而在长治,像他这样的一群人去年4月成立了一个组织,叫青年戏迷协会,协会最开始只有50多个人参加,一年下来,已经增至200多人了。
如果你认为这群戏迷仅仅是一起看看戏、交流一下感想,那可真错了。这个协会不仅办内部刊物《上党戏迷》,还自掏腰包组织专业戏剧演员和票友们到农村给乡亲们表演。前不久,他们还组织学生戏迷,成立了学生戏剧社,准备邀请戏剧方面的专家和演员,给学生们开讲座、做辅导。志愿者服务队也是协会下刚刚成立的组织,戏迷协会想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演员和观众。比如剧团里有的夫妻双方都是演员,一下乡演出就是一个月,孩子没人管,协会里的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辅导学习;有的戏迷是医生,还随着演员们下乡,给乡亲们做健康咨询。
“这事儿就是得喜欢才行,不然没法做。”身为协会会长,焦新育说,就拿送一台演出下乡来说,虽然演员都是关系好的专业演员或者票友,请他们表演不用花钱,但是舞台、服装、道具,这些租金可不少,“全都是咱们戏迷们自己掏钱,一次几百块。大家愿意花这个钱。”
“为什么呢?”记者问。
焦新育想了想,说:“以前我们也爱看戏,但是能看的机会特别少,这些年多起来了,一到周末,别说剧院了,附近农村、煤矿,唱戏特别多。我们一年上头能看不少戏,就想做点事儿。有的人还给我们送锦旗,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