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快报 社会文化 文化共享工程 艺术舞台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物博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交流 文化论苑 文化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共享工程 > 文化要闻 > 共享经验
数字科技让公共文化服务“结网生根”
来源 :国家数字文化网 作者: 发布日期: 13年02月05日

  1月21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其中第5项指出,要促进公共文化领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支撑,要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这充分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正在努力探索以技术创新推动服务,充分吸纳现代科技手段,从而延伸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

  数字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事实上,我国的数字文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以图书馆数字化为例,起初只有部分图书馆尝试用短信向读者发布催还、续借等信息,而现在,随身携带“图书馆”已不是梦想。2009年,国家图书馆以“掌上国图”的品牌将移动服务打包推出,并开始探索通过手持阅读器为读者推送国图资源的服务。到目前为止,“掌上国图”已经能够根据读者需求,借助短信、WAP、应用程序等技术手段和终端定制、合作共建等模式,将图书馆特藏图书、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以移动终端适用的格式展现给读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重点谈到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也是在《纲要》当中以专栏形式出现的工程之一。《纲要》中提到,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译制,到2015年争取资源量达到530百万兆字节,入户率达到50%。

  “文化共享工程终端已经深入到行政村一级,是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骨干。”张晓明介绍,现在的乡村阅览室的设施面积与图书数量都有明确规定,还有可以免费上网的公共电子阅览室,连接着文化共享工程平台,能看到由文化部或国家图书馆等相关机构提供的优秀文化内容。尽管在一些人烟稀少的区域,行政村与自然村之间的距离太远,还有很多人看不到这些资源,“但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把这些资源输送到行政村一级就够了,老百姓不用走多远就可以到这里来免费上网看东西”。这些已经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

  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上述现代科学技术及传播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在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看来,利用科学技术推动数字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的传播效率,是顺应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技术的提升,有利于完善整个数字文化建设的网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人员多样化的需求。”沈哲彦还表示,通过技术创新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可以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张晓明提到了3个关键词:成本、覆盖性和丰富性。“通过数字技术提供文化内容服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低成本,甚至是无需付费的文化消费,这能满足很多没有经济能力消费市场化的文化产品的群体的需求。”他表示,从覆盖性的角度来看,有些人居住得比较偏远,很难到图书馆或者其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里去享受、接触文化服务,“数字系统在覆盖性上大大优于传统文化产品,在丰富性上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这是现代文化传播的很好形式。”

  数字文化建设应由国家主导

  有关专家表示,数字文化建设一定要由国家主导,让财政资金成为其基础,因为“这项工作涉及到海量数据库,工作量巨大”。

  沈哲彦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进数字领域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区域内数字公共文化建设进行整体上的合理规划和指导,防范出现多头交叉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沈哲彦说:“推动数字文化建设,需要提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量和数字图书馆资源量,需要一定的财政支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利用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来推进其发展。”

  在张晓明看来,我国目前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方面还缺乏一个国家层面的总体战略,做数字内容的时候又有很多部门或机构的多个标准在互相竞争,这都显示了这方面的整体战略不清晰。他建议,首先应由国家统一技术标准,然后以国家财政为基础,推动全部公共文化内容的数字化。“一旦国家把基础做出来了,就有条件开放民间资本来做各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附件下载:
 

主办: 承办: 2008@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