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拥有灿烂的文化;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带来一个民族的复兴;只有文化的繁荣,才能推动一个国家真正走上富强之路。《决定》强调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复兴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要求和内容,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1.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可能不借重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铸就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留下了饱蕴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遗产。儒学中的“中和”、“诚信”、“爱仁”、“民本”、“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公生廉、廉生威”、法家主张的“明赏罚”、《孙子兵法》,以及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思想、信念、品格、情操、智慧、精神,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多个方面给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以宝贵的启迪。毋庸讳言,任何民族的文化都难免有糟粕,面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赋予时代精神,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必然能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添品位和魅力,必然能够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果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可能是文化的竞赛。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并试图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思考国家战略。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和转换,通过传承使文化深深扎根中华大地,通过创新使文化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文化的传承创新,整合资源、凝聚意志、形成共识、提振精神,从而为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提供强大而持续的精神动力。因此,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将这些宝贵的财富转化为文化较量中的主动位势,转化为软实力竞争中的现实优势,对于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2.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文化是否独立,在于有没有与其他民族、国家相区别的独特的价值观。没有独立的价值观,就没有独立的文化。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深入发展,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全方位交流、碰撞。文化交流、碰撞背后的价值观较量越来越凸显出来。一些西方大国总是试图借助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以及颇具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向他国传播、输出其价值观念。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频繁,西方文化产品裹挟着西方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不断涌入我国。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的进入,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也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影响国家文化安全。在这种形势下,保持民族文化独立,并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显得尤为紧迫。人们的思想越是多样,价值观念越是多元,就越是要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形成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当代中国人用青春书写着改革创新、开拓奋进的当代文化。这一切文化要素都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共产党领导人民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中提炼、概括出来的精华,既体现了人们现实的利益诉求和理想追求,又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能够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准则,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因此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
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举措。
中华文化曾经辉煌灿烂并深刻影响世界。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传统文化。其他古老文化,如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哈拉巴文化等,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化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化,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享誉世界。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否具有吸引力、感召力,要看它是否能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价值支撑。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建立在几次科技革命之上的工业文明,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争夺所导致的战争,民族、宗教之间的冲突,人们内心的焦虑等等,这些全球性问题有可能把整个人类拖入死胡同。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为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以和谐作为体认、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把和谐视为全社会的价值准则。站在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立场上,以和谐的思路和办法,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共存共荣——这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现实可行之路。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受益的精神财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就是让世界认同和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并从中受到启迪,让中华文明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我们要努力着眼长远、整体谋划、加大投入,实施文化的传承创新,深入实施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二、近年来我国、我市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情况
1.文化传承与文化走出去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对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和地位认识更加深刻。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发表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具有的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了对文化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文化传承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和地位认识更加深刻。“十二五”规划将“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设为一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全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从2005年起,文化部开展了首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政府投入普查经费8亿元,参与普查人员50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115万人次,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9万件,普查文字记录量达20亿字,录音记录23万小时,拍摄图片477万张,汇编普查资料14万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普查工作不仅认定和抢救了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且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各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目前,已对90余万处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了登记普查,确定了235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9座历史名城、251个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我国至今已有40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确定了1488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设立了“文化遗产日”,使干部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增强。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获得高票通过,并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阶段。
近年来,厦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断实现整体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市展开深入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共调查非遗项目7903个,文字记录286万字,录音录像109小时,汇编文字资料51册,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厦门市漆线雕艺术博物馆等一批项目被省文化厅授牌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示范点和示范园区。福建南音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10年底,全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国家级9项、省级21项、市级42项,国家级传承人10人、省级传承人29人、市级87人。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里区、集美区、思明区分别被福建省文化厅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单位。
(3)涌现出一批中华文化精品和文化活动品牌。
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文化变革造就了文化发展新局面,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尤其是近年来,创造出了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文化产品的供给前所未有的大,广大群众的文化选择前所未有的多。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年出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一大批深植在传统文化土壤上创造出文化精品走出国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积累了新鲜的经验。如舞台剧《功夫传奇》,实现了一个剧目,多种演出方式同步进行的产业化模式。自2004年7月首演至2011年8月底,《功夫传奇》在国内外演出场次已达4661场,接待海内外观众240多万人次;由中日合作打造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多次成功演出,观众好评如潮。中国动漫集团的《打,打个大西瓜》(《See Through》)在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上被授予最高奖项单元——国际竞赛单元的“评委会特别奖”。2011年2月26日,“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在美国的“收官”演出,征服了全场近六千名观众。国务院侨办自2006年起,策划实施“文化中国”系列品牌活动,先后推出“七彩云南”、“锦绣四川”、“名家讲坛”、“中华才艺大赛”、“中华厨艺海外行”等活动,文化品牌效应更加凸显,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新亮点。
厦门市在培育品牌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十一五”期间,“乌石浦”油画、“惠和”石艺、“优必德”和“蔡氏”漆线雕、“东孚”玛瑙和贝雕、“三乐”钢琴、“小白鹭”民间舞团、“厦门爱乐”乐团以及“大拇哥”、“青鸟”、“吉比特”、“嘉影”动漫等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知名品牌。厦门的油画生产占到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东孚”玛瑙和贝雕品牌占全国的四成,漆线雕占据中国礼品的高端市场。与此同时,利用优美的环境,通过服务全国培植一批会展、节事品牌。“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鼓浪屿钢琴艺术节”、“厦门国际动漫节”、“海峡摇滚音乐节”、“观音山沙滩文化节”、“海峡两岸演出交易会”等都成为全国的展会品牌。这些品牌带动并形成古玩、商品油画、演艺娱乐等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
(4)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不断延伸,对外文化交流范围和渠道不断拓宽,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近150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350多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有所扭转。截至2010年底,人民日报社主管的网络和各类报刊的国外受众比2002年增长50%以上,新华社海外用户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增幅年均都在20%以上,到2009年出口总额达到109亿美元,已进入100多个国家的市场,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在境外建立了自己的研发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文化贸易长期逆差的状况逐步改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正在形成。截止到2011年9月,正式运营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达9个,据不完全统计,2003-2010年期间,文化中心举办的大文化范畴活动达3000余起,参加中心汉语、武术、舞蹈等各类教学培训的学员达3万多人;驻在国部级以上政要出席中心活动约500余起。
(5)厦门市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取得重大进展。
厦门市是文化部设立的第一个对台文化交流基地。近年来,厦门不遗余力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厦台两地先后联合举办了“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南音展演暨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大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博会,搭建了两岸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推介和交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已成功举办3届,共计有台湾13个县市的二百多家台湾企业参加,共设706个标准展位,占总展位数的33.5%。同时,厦台两地文化交流合作的领域和渠道也不断拓展,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艺术院校广泛开展人员交流,厦门艺术学校与台湾戏曲学院缔结“姐妹院校”并签订学术合作协议;厦门市中华儿女美术馆与台湾长流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奇巧纵横——两岸画家画两岸”艺术写生活动;首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相继举办两岸摄影师纪实作品展、台赛论坛、两门互拍等主题配套活动;“两岸三港书画联展”每年在厦门、基隆、高雄三地轮流举办等等。培育办好两岸共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郑成功文化节、青礁慈济文化节、仙岳山土地庙文化节等,加强厦台民间文化交流往来。厦门每年都有一定规模、批次、数量的文化艺术团体赴台湾、金门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 2010年,组织对台项目17批次、人员1700人次,交流的项目与人员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2.当前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走向世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看到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取得巨大成就,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文化传承与文化走向世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1)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对文化传承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经历的历程大体是:五四时期是“看不起”,知识精英大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极左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而划入“封资修”之列;现在的情况则是“看不懂”,近来出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但青年人以及许多中年人读起来都很困难,远不如西学熟悉。近年来一些同志对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认识和实践上仍有一些偏差和误区;一些文学艺术生产创作,大量所谓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剧醉心于展示宫廷的奢靡与腐烂、战争的血腥与杀戮、政治的狡诈与阴毒,而大量现实题材的作品则充斥着暴力凶杀、婚外恋情、官场腐败、人生颓唐,从历史题材中你感受不到汉唐气象的雄壮盛大,感受不到中华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现实题材的作品中你也感受不到民族文化的悠久传统与新鲜活力,在很多作品中所展露出来的文化意味和色调与我们自身悠久厚重的文化传统和蓬勃奋进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距离。虽然大家都很赞同也非常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但是在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如何看待儒学、国学、孔子的当代,人们的认识存在各种差异。从创新方面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推进文化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难以令人满意。从作品来看,我们历史上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民国杂文。反映今天文化的不能只是小品和段子,这是远远不够的。从人物来看,我们历史上有孔子、老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现代有鲁郭茅(鲁迅、郭沫若、茅盾)巴老曹(巴金、老舍、曹禹),代表今天的不能只是赵小李(赵本山、小沈阳、李宇春),这也是远远不够的,急需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化境界,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无愧时代的、一流的伟大作品和伟大人物。
(2)对外文化交流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仍任重道远。
国际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方面,我们目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些尴尬的事实和数据:当经济领域的中石化、中移动向世界五百强挺进时,我们的文化企业却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代表;当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时,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全世界每100小时音像制品,74个小时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2006年全球图书消费800亿美元,美国占32%,德国占13%,中国占4.3%。中国书籍、影视版权贸易逆差达10倍以上。欧洲、美洲电视发射分别占世界的75%和71%,亚洲、非洲只占13%和26%。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合众社四个通讯社主宰着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闻的80%~90%。互联网领域,使用中文的人数是世界第一的,但又是使用国家最少的语言之一。这充分表明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仍任重道远。
三、大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和走向世界的主要要求任务
1.努力提高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积极主动引导全党全社会看到自己文化的长处与现代价值,充分认识到,任何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崛起,都不仅需要经济、军事等国家硬实力的强大支撑,也需要具有内向凝聚力和外向感召力的文化软实力相辅相成,从而不断增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高对全球的文化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文化对外交流网络的信心。
2.进一步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研究、挖掘和保护力度。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长期开展全民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坚固本国文化阵地,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培养本国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从根源上与西方文化输入争夺话语权。从长远出发,从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开始,着力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采用编写通俗读物、拍摄电视专题片、在媒体上开设专栏等形式宣传民族节庆和民俗传统,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尊重、喜爱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注意民间艺术、民间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特别应在城市拆迁和改造中注重保护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积极扶持和发展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性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网络技术相结合,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手段。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科学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科学、完整、妥善地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只顾短期利益,匆忙地与产业经济结合,比如一些优秀文化遗产与低端旅游经济的粗劣结合,或在时机不成熟时匆忙地将艺术团体抛向市场,实际上是短视和浪费资源。必须摆脱万事与经济效益挂钩的误区,是否能带来经济效益不是划分保护力度的标准。《决定》强调,加强同台湾的各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厦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资源,进一步密切和深化对台文化交流合作。
3.在努力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大胆吸收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思想理论,加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新思想、新科学、新文化,我们都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同时我们学习外国文化,只能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进行取舍,经过我们自己的消化和分解,在学习中进行创造。我们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再创造,要对人类共同文明进行借鉴、传承与吸收,要学贯中西,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充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精华,以加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并有利于我们的文化走向世界。
4.深化文化国际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增强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是进一步宣传中华文化。进一步树立宽阔的胸怀,把中华文化的精华变成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为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比如,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展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肯定,对于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具有积极意义,应进一步对外推介。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要根据各国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乐于接受和能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宣传;妥善回应外部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尊重差异、寻求共识,提供更多既容易被世界理解又充分体现我国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让世界各国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大力推动民间文化团体的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民间交往中树立亲和友善的国家形象;通过建立中外城市之间的友好关系,扩大城市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探索建立“市场运作、企业营销、政府扶持”的海外营销新机制,大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产业集团;精心打造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的特色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抓好国际营销网络建设,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鼓励文化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走出去”,分享产业链的高端价值;培育大型文化中介机构,形成一批经营文化产品的跨国公司,借鉴和利用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使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
要使我们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把政府的推动和学者的推动结合起来,把政治交往和学术交流结合起来,把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结合起来,把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传播结合起来,把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传播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优势,注重和创新改进文化产品及其推介的包装形式和行销方式,有效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形成覆盖广泛的强有力传播体系,多维立体地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向国际,从而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