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根据作者姓氏笔划顺序排列。(仍有不少散论未收入) -------- 1983 〈歌仔戏〉,《民俗曲艺》 1994 〈欣闻台湾歌仔戏「登堂入室」—本报尤愿为发扬乡土艺术文化而努力〉,《民众日报》, 王士仪 1996 〈歌仔戏的兴起:对田野调查的几点看法〉,《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23-47。 ◎作者提及歌仔戏在台湾的兴起,有两个基本传说:(一)源于宜兰歌仔助(二)起于车鼓戏搬上戏台。本文藉由歌仔簿、文献、田野调查的所得,从关于台北田挪顶演出的资料上,去巩固歌仔戏是由车鼓戏搬上舞台的正确性。 王拓 1976 〈歌仔戏仍是尚为定型的地方戏—访问陈聪明导演〉,《台湾电视周刊》,742期 王亚维 1986 〈电视歌仔戏所面临的问题〉,《民俗曲艺》,42:111-115。 王振义 1988 〈歌仔调的「乐合诗」歌唱传统与特质初探〉,《民俗曲艺》,54:97-107。 1991 〈决定「七字调」音乐与风格的因素〉,《台湾歌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歌仔学会。 1993 〈台湾歌仔学会的成立理念、工作与展望〉,《台湾史田野研究通讯》,27:83-87。 王云龙 1980 〈笙歌舞动显风华—歌仔戏当家旦角陈旺欉〉,《国魂》,536:26-32。 石文珊 1989 「漳州歌仔戏—芗剧」,〈台湾的漳州人〉,《汉声》,21:78-81。 江武昌 1993 〈金光歌仔戏也可以是好戏〉,《中国时报》,8.5:21。 李安和 1989 〈论台湾「念歌—歌仔戏」的戏曲语言时数所据—从音乐、语言美学的观点来探讨〉,《民俗曲艺》,58:5-53。 李远哲 1995 〈去除年轻人接受艺术教育的阻碍〉,《中国时报》,5.8:11。 沉继生 1995 〈歌仔戏在泉州的传承〉,《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49-57。 ◎此文着重讨论台湾歌仔戏传入中国大陆后,是以小梨园班为「寄生体」的原因和情形,以及后来歌仔戏在大陆漳、泉州一带的发展。 邱坤良 1986 「歌仔戏源流」,〈民族艺术的薪传〉,《社教双月刊》,11:22-24。 1993 〈为台湾野台戏整型—改善民间剧团营运的一点看法〉,《表演艺术》,8:49-56。 ◎作者以其长久接触台湾戏曲生态的经验,对改善民间剧团的现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看法。 邱昭文 1995 〈瞎子摸象乎?歌仔戏在现代舞台上过招〉,《表演艺术》,27:11-14。 ◎讨论台湾歌仔戏进入现代剧场后的情形,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及批判。 1995 《明华园—台湾戏剧世家》,台北:独家出版社。 ◎报导文学性的书,介绍明华园歌剧团。 宜兰县立文化中心 1988 《台湾戏剧中心研究规画报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未出版 ) ◎此报告第一部份是讨论关于成立台湾戏剧中心的前因后果;第二部份可明显看出是集那时歌仔戏研究之大成,等于是把硕士论文研究的菁华集合于此,再加上一个配合录像带的歌仔戏小生、小旦的身段记录,以及台湾傀儡戏的研究。最有价值的应是第三部份,为针对宜兰当地歌仔戏活动田野调查的记录,值得参考 。 林大钦 1995 〈九天风火子弟兵—台湾歌仔戏发展的探讨与过程〉,私立铭传学院大传系学士论文 林茂贤 1986 〈歌仔戏概况〉,《民俗曲艺》,42:48-72。 ◎此文对歌仔戏的每个层面作简单扼要的介绍,适合入门者阅读。 1989 〈传统歌仔戏的再生〉,《民俗曲艺》,59:66-73。 1989 〈歌仔戏舞台道具简介〉,《民俗曲艺》,61:112-115。 ◎介绍歌仔戏中常用的舞台道具
1989 〈歌仔戏舞台道具简介〉,《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2.9:94-97。 1990 〈歌仔戏的现在与未来〉,《自立晚报》,10.16:14。 1995 〈谈歌仔戏的音乐〉,《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季刊》,10:54-59。 1995 〈壮志未酬 弦歌先辍〉,《中国时报》,5.3:11。 林明德 1996 〈歌仔戏与心灵净化—以台湾几出名作为例〉,《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347-359。 ◎透过剧本的分析,看出【哭调】的运用,如何发散感人魅力与净化人心,属于美学方面的讨论。 林素春 1994 〈宜兰本地歌仔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此文对宜兰地区「本地歌仔」做一全面详尽的论述;包含宜兰地区历史与文化背景,本地歌仔的形成与流传、子弟组织、艺人、剧目及表演型态。其中艺人生命史及田野资料丰富。 林锋雄 1995 〈歌仔戏在台湾地区的文化地位〉,《艺术评论》,6:137-148。 林锋雄 主讲 高淑媛、王雅萍 记录 1993 〈试谈歌仔戏在台湾地区的文化地位〉,《台湾风物》,43.4:175-191。 林兰阳、是非、吴亚梅 1986 〈台湾省地方戏剧比赛记事〉,《民俗曲艺》,42:116-134。 林庆熙 1996 〈歌仔戏的形成及其在福建的发展〉,《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427-441。 吴 芬 1986 〈思想起—李云欧巴桑看歌仔戏的回忆〉,《民俗曲艺》,43:。 周月英 1993 〈咱来传唱自己的歌仔调—致力歌仔戏薪传工作的廖琼枝〉,《广告杂志》, 21:51-55。 周进华 1984 〈从歌仔戏看民族意识〉,《光复大陆》,208:28-35。 周荣杰 1988 〈歌仔戏的调表性「歌仔调」及其背景〉,《高雄文献》,32/33:125-170。
1988 〈歌仔戏的昨日与今日〉,《国立编译馆馆刊》,17.1/2:221-234/259-280。 周以谦 1997 〈浅谈歌仔戏音乐与七字调〉,《北市国乐》总127期,杂志45期,13-14。 施叔青 1976 〈台湾歌仔戏的研究〉,《中山学术文化集刊》,18:480-533。 1976 〈平剧与歌仔戏〉,《中华文化复兴月刊》,9.3:63-66。 1976 〈歌仔戏的沿革〉,《中华文化复兴月刊》,9.11:88-93。 胡惠祯 1995 〈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及实验剧展〉,《表演艺术》,36:100-102。 1995 〈第一苦旦—薪传公仆:廖琼枝〉,《表演艺术》,34:25-30。 1996 〈红着长大的安安—杨丽花〉,《表演艺术》,42:27。 柯铭峰、陈孟亮、周以谦 1996 《歌仔戏唱腔》,台北:复兴剧校。 ◎此书为复兴剧校歌仔戏科所编的教材,里面为各种歌仔调的记谱;一个曲调使用五线谱及简谱分别各记一次。 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编辑委员会 1996 《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 ◎此论文集是将1995年在台北所举行「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的19篇论文,另加上三次的座谈会记录,集结成书,包括海峡两岸的学者参与。 莫光华 1986 〈略谈歌仔戏演员之生涯〉,《台湾文献》,37.4:153-164。 1992 〈台湾歌仔戏歌调之介绍〉,《台湾文献》,43.1:149-161。 1993 〈歌仔戏兴盛与衰退之初探〉,《台湾文献》,44.1:155-170。 1993 〈歌仔戏改进之管见〉,《台湾文献》,44.2/3:229-241。 1996 〈台湾歌仔戏之特色〉,《台湾文献》,47.1:301-312。 1996 《台湾歌仔戏论文辑录》,台中: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 ◎此书即是将以上五篇散论,增加〈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简介〉,〈台湾歌仔戏耆老口述资料篇〉等集结成书。虽书名为「论文辑录」,但将之视为散论集较合适。 庄桂樱 1993 〈论歌仔戏唱腔即兴方式之应用〉,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 依作者之言,此文以歌仔戏传统唱腔中的七字调、都马调、杂念仔与哭调四种唱腔,就其源流及各腔即兴应用方式和曲调分析做探讨。不过此文最大的问题,是仅把这四种唱腔的各类型态,均采谱举出一例,分析其音程、乐句结构、终止音等,并未真正谈到「即兴」的关键,例如字音对唱腔即兴的重要,但在此均未提及。简单说来,本文只是各种谱例的整理。 徐丽纱 1987 〈台湾歌仔戏唱曲来源的分类研究〉,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 ◎本文先叙述歌仔戏的演进及其唱曲的形成,以作为唱曲来源与分类之根据。接下来的五个章节,作者将唱曲来源分为五类,分别是:与锦歌有关,哭调类,来自民歌的,吸收其它戏曲而来的,传统曲调外的新调。以这五类为基础,来讨论其形成、背景、种类、传入途径等。(这是一本‘手写’的论文。) 1991 〈台湾歌仔戏演进及其演唱形式之探讨〉,《台中师院学报》,5: 。 1992 《从歌仔到歌仔戏—以【七字调】体系为中心》,台北:学艺出版社。 1996 〈台湾歌仔戏【哭调】唱腔的检析〉,《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193-230。 郭丽娟 1994 〈歌仔戏第一小生—叶青〉,《关爱》,29:56-63。 堀 宪二、郭中端 着 卞凤奎 译 1996 〈戏台—以歌仔戏、布袋戏为例〉,《高市文献》,8.3:125-135。 张文义 1993 〈寻找老歌仔戏的故乡〉,《宜兰文献杂志》,5:31-46。 张炫文 1972 〈歌仔戏的音乐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1976 《歌仔戏的音乐》,台中:台湾省交响乐团。 ◎很简单的介绍歌仔戏的演变,表演型态,音乐的风格、渊源等;一半以上为五线谱的歌仔调谱例。附有录音带发行。 1980 〈歌仔戏音乐的特殊风格〉,《民俗曲艺》,1:29-38。 1980 〈具有代表性的歌仔戏之一〉,《民俗曲艺》2:37-56。 1980 〈具有代表性的歌仔戏之二〉,《民俗曲艺》4:76-91。 1981 〈歌仔戏音乐的音阶〉,《民俗曲艺》,5:20-31。 1981 〈歌仔戏音乐的调式〉,《民俗曲艺》,6:11-17。 1981 〈歌仔戏音乐的拍子与节奏〉,《民俗曲艺》,7:78-81。 1981 〈歌仔戏音乐的自由性〉,《民俗曲艺》,8:41-50。 1981 〈歌仔戏音乐的多声性〉,《民俗曲艺》,9:37-41 。 1982 〈歌仔戏曲调分析〉,《民俗曲艺》,10:63-99。 1982 《台湾歌仔戏音乐》,台北:百科文化公司。 1985 《七字调的音乐研究》,台北:乐韵出版社。 1988 〈「七字调」在台湾民间歌谣中的地位〉,《民俗曲艺》,54:78-96。 1996 〈四十年来海峡两岸歌仔戏【七字调】的探讨与比较〉,《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257-312。 ◎先简要回顾四十年来,两岸【七字调】不同的演变情形。在依实例,分别从句落结构、唱奏型态、音区、板式、速度、音阶、调式、旋律语法、唱词等方面进行探讨。 陈松民 1991 〈民俗与戏曲—兼谈慈济宫祭祀与歌仔戏的兴起和传播〉,《民俗曲艺》,72/73:146-152。 1996 〈论芗剧(歌仔戏)的音乐〉,《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385-426。 ◎此文内容为芗剧音乐的主要曲调与锦歌音乐的比较研究,【杂碎调】的初探和唱腔旋宫犯调的探索。 陈秀娟
1987 〈台湾歌仔戏的演变过程—一项人类学的研究〉,台北: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 论文。 ◎由于这个题目的范围庞大,作者一再声明其个人无法做到完整的阶段。基本上每个部份均涵盖,但多着重于讨论剧团的组织与经营,并讨论歌仔戏变迁的原因。作者认为歌仔戏不断在变,是因其本身有「商业性格」。 陈美伦 1989 〈舞袖落地扫,宝岛心曲传—歌仔戏〉,《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系刊》,15:63-66。 陈昱安 1992 〈从野台到国家舞台—明华园歌剧团的兴起与创新〉,《中央月刊》,25.5:44-50。 陈耕、曾学文 1995 《百年坎坷歌仔戏》,台北:幼狮文化。 ◎为概论性之书,包含两岸歌仔戏变迁与发展。 陈耕 1996 〈闽南歌仔戏早期历史中两个有争议的问题〉,《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333-345。 ◎ 讨论歌仔戏传入闽南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在闽南传播的过程。 陈彬 1996 〈国乐加入歌仔戏音乐的伴奏〉,《表演艺术》,40/41:94-96/85- 87。 ◎作者先说明歌仔戏中传统四大件伴奏乐器的手法和特色,再提出国乐的加入,应「点到为主」,并具体提出方法。 陈世雄 1996 〈歌仔戏及其文化生态〉,《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313-331。 ◎歌仔戏两岸所处的文化生态,其主要差异在于:一、大陆歌仔戏很早就有知识分子的投入,台湾则无。二、台湾受到日本、西方文化很大的影响,大陆则是受前苏联的影响;虽然如此,但却同样贯串着中国的文化精神。 陈永菁 1996 〈开一台拖拉库去做歌仔戏〉,《表演艺术》,39,。 陈国嘉 1996 〈明华园经营策略之讨论〉,《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443-457。 ◎说明明华园成功的关键与不同时期的经营策略。 陈健铭 1985 〈宜兰英的五十年戏班生涯〉,《民俗曲艺》,37 。 ◎宜兰吴贵英女士的艺人生命史。 1986 〈传统歌仔戏的蜕变—从宜兰壮三凉乐团的组班过程谈起〉,《民俗曲艺》,42:73-83。 1987 〈老歌仔戏的春天—访老艺人黄阿和先生〉,《民俗曲艺》,45,。 1988 〈谈歌仔戏中的「锦歌」--<福建民间音乐简论>读后〉,《民俗曲艺》,51:132-142。 1988 〈歌仔戏的推进与转辙—谈台北「新舞社歌剧团」及其主要成员〉,《民俗曲艺》,56:31-41。 1991 〈从大荣升戏班到杨丽花〉,《民俗曲艺》,74:45-53。 1996 〈淇武兰洲尾仔--「二龙河畔弦歌传」〉,《宜兰文献杂志》,21:89-123。 陈龙廷 1993 〈寻找台湾戏剧的生命力—明华园歌仔戏的剧场特质初探〉,《台湾风物》,43.1:119-125。 游素凰 1996 《歌仔戏识谱》,台北:复兴剧校。 ◎此书为复兴剧校歌仔戏科所编的教材,为了给学生认识工尺谱、五线谱及简谱。 游源铿 1993 〈给我一个舞台—歌仔戏的野台怎么办?〉,《表演艺术》7:6-9。 ◎作者以幽默的文笔提出一些具体改善野台戏台的建议。 1993 〈无政府状态下的歌声—台湾老歌仔简述〉,《表演艺术》7:10-15。 曾永义 1985 〈荒烟蔓草访阿助〉,《民俗曲艺》,32。 1988 〈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中外文学》,188-190:4-37/79-100/132-153。 1988 《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台北:联经出版社。 ◎此书适合欲了解歌仔戏的入门书,对于台湾各时期不同形态的歌仔戏,有不错的说明。欲研究歌仔戏者,不可不读。 1990 〈细数台湾歌仔戏的发展脚步〉,《国文天地》,59:87-90。 1995 〈台湾歌仔戏之近况及其因应之道〉,《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1-21。 ◎此文有前言与结论,及三节的论述。简述台湾歌仔戏小史、宜兰老歌仔戏及野台歌仔戏的部份,均不脱《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一书的范围,不过特别于该文校后记,提出一些更正。此文最主要的目的,是为“推销”作者所提出的「精致歌仔戏」。 曾永义 主述 晓言 整理 1988 〈歌仔戏的源流〉,《国魂》,515/516/517:63-65/45-46/62-65。 曾学文 1994 〈歌仔戏传入厦门初期的演出形态初探〉,《民俗曲艺》,88:49-73。 1995 〈歌仔戏戏曲化过程的再认识〉,《民俗曲艺》,94/95:35-46。 1996 〈歌仔戏传统剧目与闽南歌仔曲目的关系〉,《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135-151。 ◎先概述闽南歌仔,讨论歌仔戏剧目的初期来源,比较两者间的延续、变化及影响。 黄秀锦 1987 〈现阶段歌仔戏剧团结构与经营之比较分析〉,《民俗曲艺》,50:32-55。 ◎以建龙、新琴声、明华园三个歌仔戏歌剧团为研究对象,说明其剧团结构与经营方式,并比较分析之。此文为作者硕士论文的一部分。 1987, 〈歌仔戏剧团结构与经营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此文先针对歌仔戏职业剧班的发展作简史论述;以建龙、新琴声、明华园三个歌仔戏歌剧团为研究对象,分述其剧团结构与经营方式,并比较分析之。然后在和历史上记载的传统剧团做比较,最后提出应增加新手、多运用舞台效果、走入内台等建议,以强化剧团生存的条件。 黄美英 1983 〈三代同堂的明华园〉,《民俗曲艺》,26。
黄秀锦、李疾、吴季芬、丘昭文、江武昌 1986 〈野台高歌—剧团采访〉,《民俗曲艺》,42:84-110。 黄雅蓉 1995,〈野台歌仔戏演出风格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此文为讨论野台歌仔戏的专文,先介绍野台歌仔戏表演的场合,分时间、空间、观众三个角度来讨论;再来说明剧团的组织运作和艺人从业态度,指出野台戏「做活戏」的演出风格:以讲戏为起始,程序为基础,演员为中心。 闲 云 1978 〈歌仔戏沧桑〉,《国家论坛》,11.11:4-5。 蔡文婷 1990 〈老歌仔独向黄昏〉,《光华》,15/6,。 1990 〈擦亮老歌仔的容颜〉,《光华》,15/6,。 蔡宗德 1993 〈Taiwanese Opera:A Theater between Stability and Change〉,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County. 1996 〈台湾歌仔戏中的传统与变迁〉,《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93-113。 ◎此文是运用「文化人类学」中有关传统与变迁的理论,去讨论台湾歌仔戏发展中,传统与变迁的文化现象。作者认为台湾歌仔戏的变迁,是一种「传统的再创造」,非单为了迎合观众。文中的讨论可再深入;虽特别强调音乐部分,但能明显看出对台湾现阶段歌仔戏的大环境不熟悉。 蔡秀女 1987 〈光复后的歌仔戏电影〉,《民俗曲艺》,46:26-35。 蔡惠如 1980 〈歌仔戏中的角色〉,《文史论集》,1:106-112。 杨炳维 1996 〈歌仔戏意艺术教育初探〉《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59-71。 ◎从此文可了解目前中国大陆对歌仔戏教育的执行方式与概况。 刘安琪 1983 〈歌仔戏唱腔曲调的研究〉,台北: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 ◎前面1/8部分简单叙述歌仔戏源流、形成与功能,戏班的组织与演出。后面7/8的篇幅为108首歌仔调的采谱与分析,统计出唱腔曲调之旋法、歌词结构,终止法;音阶,音域,速度,旋律进行方向,拍子,衬字出现的各种情况与百分比。 刘秀庭 1996 〈失去舞台的彩绘布景—曾耀宗回顾歌仔戏布景的繁华时光〉,《表演艺术》,40:75-77 。 刘美菁 1996 〈由剧团看高雄市歌仔戏之过去现在与未来〉,高雄: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找不到) 刘春曙 1991 〈闽台锦歌漫议—歌仔戏形成三要素〉,《民俗曲艺》,72/73:264-291。 1993 〈闽台车鼓辨析—歌仔戏形成三要素〉,《民俗曲艺》,81:43-85。 刘南芳 1988 〈由拱乐社看台湾歌仔戏之发展与转型〉,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 ◎此文借一个职业歌仔戏剧团—「拱乐社」的历史叙述,去探讨光复后台湾歌仔戏发展概况,及所遭遇的危机。作者认为拱乐射经营的期间(民国35-66年),正是歌仔戏经历了颠峰期、中衰期至转型期的发展过程。而拱乐社所代表的大型内台歌仔戏,在尽力于剧本、人才培训与开启新媒体运用的尝试后,仍走向歌舞团结束,锁反映出整个歌仔戏大环境的问题。作者透过这样的讨论,除了希望可以了解歌仔戏在内台没落的原因,也期能有助于寻求歌仔戏发展时的正确途径。 1990 〈都马班来台始末〉,《汉学研究》,8/1。 ◎讨论大陆都马班来台之时的历史。 刘南芳、陈彬 1996 〈两岸歌仔戏音乐及表演风格之形成与比较〉,《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361-384。 ◎说明1949年以后两岸歌仔戏发展的途径与特色,音乐的发展与音乐风格的比较,表演风格的形成与差异。 刘信成 1996 〈台湾「歌仔戏导演」之探讨〉,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此文先对「导演」一词作说明,认为台湾歌仔戏的「导演」,其发展过程是以「戏先生」、「说戏先生」到「排戏先生」的过程来说,与西方「导演」对应,只具有依部分的功能。作者再从兰阳、明华园、河洛三个剧团为研究对象,去观察其「导演」的情形,并企图了解是否影响剧团的演出风格。同时一部分也讨论中国大陆歌仔戏导演的情形,对复兴歌仔戏科及台湾歌仔戏的未来,提出注重「导演制」的建言。 刘美芳 1996 〈两岸歌仔戏界对传统老戏的剧本情节结构安排比较—以《陈三五娘》为例〉,《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115-133。 ◎此文搜罗两岸以「陈三五娘」故事为素材的几个演出版本,对其呈现的剧本编写、曲词及语言使用的特色,进行评比与探讨;期以为将来处理老戏新编,或两岸交流合作上的参考。 刘培能 1993 〈明华园歌仔戏团在此作场〉,《表演艺术》,7:16-23。 刘还月 1984 〈宜兰老歌仔戏〉,《民俗曲艺》,31:51-79。 潘丽珠 1994 〈好戏报知音—兰阳戏剧团的歌仔戏「错配姻缘」〉,《国文天地》,109:66-69。 廖琼枝 等编 1996 《歌仔戏剧本》,台北:复兴剧校。 ◎此书为复兴剧校歌仔戏科所编的教材,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什细记》三出。 郑 龙 1987 〈台湾歌仔戏的「都马调」是由那?来的〉,《南瀛文献》,32:20-29。 鸿 鸿 1993 〈建立台湾的戏剧文体—对明华园的期许〉,《当代青年》,18:49-51。 鸿鸿 采访 叶绘 记录 1993 〈「台湾戏剧」何处去—与陈传兴谈歌仔戏及其它〉,《表演艺术》,7:24-33。 ◎关于戏剧美学的讨论。
颜绿芬 1989 〈Form und Struktur der Ges?nge im volkst?mlichen Kua-Theater auf Taiwan〉,Hamburg:Wagner-Verlag。 1991 〈从民族音乐学观点谈歌仔戏音乐的研究—举曲趣不同的实例试析都马调的曲调特性〉,《艺术评论》,3:159-207。 1991 〈从民族音乐学观点谈歌仔戏音乐的研究—举曲趣不同的实例试析都马调的曲趣特性〉,《中国民族音乐学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台北:中国民族音乐学会,55-78。 ◎此文以五个都马调的实例,将它们采谱分析,从字音节奏、速度变化、旋律上来归纳出都马调的特性。唯谱例上的小节数没有标明,不易对照;没有交代其选择这五个录音的原因,是令我疑问之处。 简上仁 1983 〈台湾的戏曲—歌仔戏〉,《台湾文献》,81:184-193。 苏友泉 1995 〈语文科乡土教材的新秀—谈歌仔戏的传习〉,《国教之友》,539:19-23。 苏硕斌 1992 〈战后台湾歌仔戏流变的社会学分析〉,台北: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此文讨论的歌仔戏流变,时间着重在1950年与1970年前后两个时期。作者认为因为政治权力与知识菁英形成的系统性文化象征,使得歌仔戏的发展受限而衰败。这是在歌仔戏研究中,少数以政治、社会的观点来讨论的文章。 严立模 1996 〈歌仔戏的押韵现象—以廖琼枝女士的剧本为例〉,《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文建会出版,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发行,153-191。 镜 涵 1952 〈台湾歌仔戏起源及变革〉,《台北地方戏剧》创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