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从本地歌仔发展至今,及因应社会的需求与变迁,并结合当地新兴娱乐、传播媒体,而衍生出许多种演出型态,且每一种演出型态均各具特色。 本地歌仔 本地歌仔属于歌舞小戏的表演形式,当它在庙会随着阵头游行时称为“歌仔阵”,若在庙埕广场就地演出则称为“落地”。本地歌仔的角色仅生、旦、丑三种,表演的故事情节亦较为简单,常演的戏曲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什细记》、《臭头阿禄》等。本地歌仔的演员多为男性,且多为非职业的表演者,演出时以便装打扮,旦角则穿上女人的花色衣裙,头上绑着一条红色或粉红色的绸巾,脸上化以浓妆,丑角则在鼻梁上涂一块「鸟屎白」。道具大都就地取材,主要角色总是手持一把折扇,小旦则拿着一条手巾。表演的身段动作较为简朴,丑角的动作诙谐逗趣,有时需半蹲走「阉鸡行」的步伐。由于这种演出型态多属于非营利性质的业余表演,因此侧重的乃是演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 野台歌仔戏 所谓野台歌仔戏为依附在民间庙会庆典、以酬神祭仪为主要演出目的,是目前歌仔戏最主要的、也是歌仔戏艺人赖以生存的表演型态。 野台歌仔戏的演出,以“做活戏”的方式。所谓的做活戏就是演出无固定的剧本,仅由讲戏先生或资深演员在演出前临时决定戏出、分派角色、讲述分场内容,再由演员临场铺演全剧,这在歌仔戏的行话里即称为“做活戏”。其相对于有固定剧本,并经过排练的「做死戏」的表演方式。野台歌仔戏一天的演出,由二个部份构成,即为“扮仙戏”和“正戏”。扮仙戏主要是演给神看的,除了庆贺神诞之外,亦有祈神降福之意,乃是请主请戏班来演出最主要的目的。通常正戏演出之前需先扮仙,扮仙多以庙方的所有信徒为祈福对象,个人亦可因还愿或祈福,而请求戏班特别为其扮仙一台,这种扮仙的仪式较为简单,戏金亦较少,有时甚至因为接受太多个人的扮仙,而取消正戏的演出但若遇神祗出巡绕境,亦可先演出正戏,待神祗回庙时才扮仙,扮完仙再继续演出正戏。歌仔戏的扮仙戏皆取材自北管,内容由神仙戏和人间戏两部份所组成。神仙戏大都描述某神祗寿诞,由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联袂前往祝贺的情节。人间戏则是演出人世间的吉祥故事,多为历史人物功成名就、封官晋爵的内容。 神仙戏常演的戏出是“三仙白”、“三仙会”,其次是“醉八仙”、“蟠桃会”、“富贵长春”…等。人间戏的戏出有“加官”、“封王”、“封相”、“卸甲”、“金榜”。 除了“金榜”是必演的戏出,其它的则与神仙戏以组合的方式演出;一般而言,“三仙会”、“三仙白”之后接演“加官”再接“金榜”;“天官赐福”之后 接演“封相”再接“金榜”;“富贵长春”之后接演“卸甲”再接“金榜”。一场扮仙所需的时间约三十分钟左右。 内台歌仔戏 内台歌仔戏是指在室内戏院、并收取门票的职业性演出。歌仔戏完成大戏的形式之后,愈来愈受欢迎,1925年左右,进入室内舞台演出,开启了内台歌仔戏时代。 内台歌仔戏以营利为目的,观众必须买票方得以入戏院看戏。演出前通常由演员穿著戏服至街头彩街,以吸引更多观众,增加票房收入。内台歌仔戏的兴衰变迁可分为二个时期: 第一个兴盛期(约1925年到1937年左右) 歌仔戏进入内台时代,吸收了大陆来台公演的福州班及京班的舞台技术,在演出中加入了机关布景和各式的声光科技,使得演出更加精彩、更具可看性,此时,歌仔戏可谓风靡全台。但是,到1937年以后,因为日本统治政府推行皇民化运动,歌仔戏就和其它传统艺术一样,受到压抑而渐渐式微了。 第二个兴盛期(约1945年到1961年左右) 1945年台湾光复,日本人退出台湾,歌仔戏再度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演活动;歌仔戏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起来,并在全省各地的戏院巡回演出,甚至受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演出。1955年左右,全台约有三百多个内台戏班,这个时期可说是歌仔戏的黄金时代。到了六O年代后期,由于新兴影视娱乐的影响,许多剧团纷纷解散,或是转回野台,从事庙会酬神庆典的演出活动。 广播歌仔戏 广播歌仔戏,顾名思义即是在广播电台播放的歌仔戏节目。1954、1955年间,广播电台延览人才,制作歌仔戏广播节目,例如:民本、中兴、正声、民声、国声及华声等广播电台,均有广播歌仔戏的节目,六O年代达到最高峰。新兴娱乐的兴起亦影响广播歌仔戏的生存,使得广播歌仔戏也渐渐式微。广播歌仔戏的特色是只能用耳朵听,不能用眼睛看,所以视觉上的事物,如人物造型、服装妆扮、身段动作…等,完全靠演员的叙述、音效的辅助,再诉诸观众的想象力,方得以具体化。由于广播注重听觉享受,所以这个时期创作了相当多的曲调,诸如:「中广调」、「更鼓反」、「送莲花」、「丰原调」等。亦有从流行歌曲吸收养分而创作的曲调,诸如:「运河悲喜曲」、「母子鸟」、「娼门贤母」、「秋夜曲」、「南风谣」…等。 电影歌仔戏 电影技术开始在台湾流行,成为时髦的娱乐,歌仔戏亦不落人后,兴起制作拍摄歌仔戏电影的潮流。台湾第一部歌仔戏电影片为1955年都马班拍摄的「六才子西厢记」,该片亦是台湾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台语片,然而由于品质不佳,上演三天就下片了。但此举引起了麦寮「拱乐社」的老板陈澄三的兴趣。陈澄三鉴于「六才子西厢记」的技术问题,乃制作拍摄「薛平贵与王宝钏」,并于1956年正式上映。「薛平贵与王宝钏」一推出,便引起轰动,卖座相当好,使得许多剧团也纷纷投入拍摄电影歌仔戏的行列,造成风潮,例如:「日月园」、「新南光」、「美都」、「赛金宝」等歌仔戏团,皆曾拍摄电影歌仔戏节目。而当时的戏院,除了有舞台上的歌仔戏演出,也开始上映电影歌仔戏。到1965年左右,电影歌仔戏便逐渐地消声匿迹了。 电影歌仔戏最大的特点是,突破舞台空间的限制、场景要求写实逼真。歌仔戏在舞台上表演,局限在一定的舞台规格,身段做表皆较为夸张,背景布幕、道具取其象征性的意义;但拍电影则突破舞台限制,场景讲究自然、写实,多到户外实景拍摄,以求逼真。另外,歌仔戏在舞台上演出,可能需十天才能看完的戏,电影却只要一个晚上,在短短2、3个小时即能看完,因此颇受观众欢迎。 电视歌仔戏 电视歌仔戏就是指由电视台制播的歌仔戏节目。
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制播第一出电视歌仔戏节目《朱洪武》,由「金凤凰歌剧团」旗下演员演出,制作人为王明山,由于当时台湾的电视机尚未普及,因此观众人口不多。 1969年中视开播,招募了「中视」、「定峰」、「正声宝岛」以及「拱乐社」等四个剧团,轮流录制歌仔戏节目,每周播放一出电视歌仔戏,此时叶青、柳青、小明明与王金樱等人纷纷加入中视演出。而当时台视为了提高收视率,乃由杨丽花出任团长,成立「台视歌仔戏剧团」,以连续剧方式播出,杨丽花因而成为发扬电视歌仔戏的重要人物,并且成为家喻户晓的歌仔戏巨星。华视则在1971年加入电视歌仔戏的行列。歌仔戏的开播,使得观众在家即可观赏歌仔戏,加速了其它表演形式的歌仔戏的没落。电视歌仔戏的表现媒体为屏幕,在表演方面有其不同于舞台的需求,必需就电视的特质,大幅度地调整其表演形式与内容。例如,电视上的场景以写实的手法,而且镜头可以自由伸缩,用特写的方式强调脸部的表情及细腻的动作,因此虚拟性的身段动作,往往因变得唐突、格格不入,而被大量删减。在曲调使用方面,因电视媒体要求节奏快速,许多较长而慢的传统曲调,便甚少出现,大多使用较短而轻快的曲调,或者直接以念白来表现,使得电视歌仔戏改变了「歌仔」的特性,而趋近于闽南语古装连续剧的形式。 电视歌仔戏也由于社会变迁、人们口味的改变等原因,而渐趋式微。今日,三家无线电视台每年尚制播一、二出戏,另外也有一、二个有线电视台以低成本的方式,制播歌仔戏节目、或者回放以往的歌仔戏节目。 剧场歌仔戏 所谓「剧场歌仔戏」是指调适并发挥现代化剧场功能的歌仔戏而言。 八O年代,台湾文化界吹起本土之风,本土艺术开始受到重视,昔日在台湾盛行一时的传统艺术再度被挖掘,像是北管、南管、布袋戏、傀儡戏、皮影戏等等,而歌仔戏身为台湾唯一土生土长的剧种,更是受到重视。 1981年,杨丽花接受新象国际艺术节的邀请,于国父纪念馆演出《渔娘》一剧,开启了歌仔戏进入艺术殿堂演出的先例;1983年,由吴静吉教授策划的国家文艺季,邀请明华园在国父纪念馆演出《父子情深》,使得歌仔戏的演出场所再度从野台回到室内舞台。此后,各种艺文活动,例如每年的戏剧季、艺术季、文化季等,渐渐地推举歌仔戏节目在国家戏剧院、社教馆及各县市的文化中心等,具有现代化设备的剧场内,做不定期的展演。目前,歌仔戏在具有现代设备的剧场内演出,已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也促使歌仔戏的艺术水平日益提升。 1990年「河洛歌子戏团」喊出歌仔戏「精致化」的口号,期在传统上力求创新,1991年于国家戏剧院推出《曲判记》,获得各界一致的好评,在精致歌仔戏的诉求上缔造了佳绩。曾永义教授在《海峡两岸歌仔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歌仔戏之近况及其因应之道〉中,对「精致歌仔戏」提出六项要点,包括:讲求深刻不俗的主题思想、情节安排紧凑明快、排场醒目可观、语言肖似口吻机趣横生、音乐曲调的多元丰富性、演员技艺的精湛与学养的修为等。目前在室内的现代剧场、或具现代设备的舞台演出歌仔戏团,皆符合歌仔戏精致化的诉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