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快报 社会文化 文化共享工程 艺术舞台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物博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交流 文化论苑 文化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专题 > 邵江海 > 观后感
歌仙.戏魂—观厦门市歌仔戏团《邵江海》有感
来源 :台湾大学、世新大学讲座教授曾永义 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蔡欣欣 作者: 发布日期: 07年06月05日

说真格的!观赏《邵江海》的演出,既惊艳万分,又感叹欣羡!

我们师徒二人投身歌仔戏的领域,从学术研究到田野调查,从策划活动到制作演出,总加起来也有数十年的岁月光景,观赏过不少两岸的歌仔戏演出。而无论作为戏曲专业或是戏迷观众而言,新颖的表演样式,立体的人物塑像,悠扬的音乐曲韵,古朴的舞美景观,浓郁的风土情怀等,由厦门市歌仔戏团演出的《邵江海》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那是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那是融乡土与都会于一炉,那是聚闽南与台湾于一体的歌仔戏神韵,是歌仔戏发展史上具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华美乐章。

这出由厦门市歌仔戏团倾全力打造的巨作,有廈門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有全国学者专家的联合指导,有专业菁英制作团队的通力合作,有积数十年舞台艺术功力的资深艺人,以及拥有大专学历的新生代演员的联袂演出,这样梦幻般的顶尖组合,众志成城地锤炼出一台雅俗共赏的精彩好戏。曾经,在大陆中央电视台的萤光幕前欣赏过;曾经,在厦门歌仔戏艺术节的活动中观看过;曾经,在台湾城市舞台的剧场中玩味过,每一次的照面都能体会到剧团的认真用心,再三的加工反复的修整,无非是为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剧艺品质。而这样的演出资源与制作生态是台湾戏曲剧坛难以向背的。

有着“闽南第一歌仙”称誉的邵江海,是歌仔戏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标志性人物。由于江海师勇于探索的实验精神,因此才能够在台湾传统【杂念仔】的根基上拓展调式叠置句式,创发改良出兼具抒情性与叙事性的【杂碎调】,开展了歌仔戏的音乐结构与戏剧张力,与【七字调】并肩成为闽台歌仔戏音乐唱腔的两大骨干;由于江海师广于吸纳的艺术理念,因此才能够汲取锤炼各种民间文化的养分,编撰出如《六月雪》、《安安寻母》与《李妙惠》等情真意切深入人心的戏文,而这些以【杂碎调】为主体唱腔的“改良戏”,更成为抗战时期歌仔戏得以在闽南延续生存命脉的根基所在;由于江海师执着坚毅的生命情怀,因此才能够秉持着对歌仔戏一往情深的坚持,毕生以教戏、写戏与演戏为职志,让歌仔戏在闽南开枝散叶普及扎根,不但培育出众多编、导、音乐的歌仔戏接班人,也逐渐奠定稳固了闽南歌仔戏自我的艺术风格。

这样一位对于闽南歌仔戏有着莫大贡献,乃至于对台湾歌仔戏也产生了深厚影响的民间艺术大师,在编剧曾学文的慧眼独具下,以一把“弦如人,人如弦,弦在人在,弦亡人亡”的大广弦,演绎了一代歌仔戏宗师邵江海的悲怆人生,也鲜明地反映出地域文化与剧种历史的独特性。年岁不大的曾学文,既拥有歌仔戏当行出身的专业修为,在语言声韵的应用上得心应手;又涵化了戏曲改革对于叙事技法的创新追求,将传统的抒情意境与现代的情节高潮合而为一,在层层铺垫环环系连中,隐显纠缠地勾勒出贤慧妻子的温馨亲情,苦命师妹的悲惨际遇,台湾师傅的两岸戏缘,乡族七爷的无耻嘴脸,地方县长的霸道跋扈,知识少爷的新剧改革等角色形象,以便藉此集中绾结起邵江海个人命运,在政治压迫、家庭羁绊与剧种生存等时代语境中的纠葛矛盾。

年轻的传统戏曲导演韩剑英与黄天福携手采撷了闽南的民俗风情,拆解了传统的戏曲程序,融入了抽象的歌舞肢体,以综合性的多样化艺术手段,组构出一幅幅“视觉意象”强烈的舞台画面,强化了文本意涵也丰富了表演语汇。开场时迎神赛会的欢腾场景,跃动着闽南车鼓的乡土爨弄,引领着观众霎时回到了歌仔戏庶民生态的历史现场中。以“戏中戏”方式悠扬唱出的《山伯英台》“二十四哭”,既显示了与台湾歌仔戏的根源传统,彷佛也寓意了其后扮演的剧中人,以及歌仔戏所要遭遇的坎坷命运;而剧末结尾时也刻意安排以“戏中戏”收束,在江海师首部改良戏《六月飞霜》的长水袖翻舞中,既呼应了春花对自身际遇的真实控诉,也展示了闽南歌仔戏的新生演化。最终激扬响起的众人大广弦合唱【杂碎调】,满台垂落着缚系大广弦的鲜红色绸布,既延伸借鉴了“窦娥冤死血溅白练”的象征意喻,也宛似民间艺人在斑斑血泪中的浴火重生。

与导演手法相辅相成,共同建构出这摄人心魄场景的魔法师,则是优秀的舞美设计黄永碤与灯光设计林宏恩,泛黄古旧的闽南古建筑景片,诉说着历史风雨的斑驳锈蚀,也烘衬出闽南文化的浑厚坚实;而定位光束的聚焦特写,以及明暗对比的切光换场,也营造出宛如电影镜头的转换效果,灵动写意地幻化出一幕幕诗化抒情的舞台景观。音乐设计充分掌握了歌仔戏的旋律特性,将“歌唱”与“曲唱”的声情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剧中穿插了江海师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杂菜汤”,俚俗方言的乡土趣味与声韵韵脚的严丝密缝相得益彰,最能令人领略江海师编撰唱词与创腔作曲的功力。而这群歌仔戏老干新枝,也完全能够发挥字正腔圆、真假嗓合用的唱腔技巧,高亢处响彻行云,低回处跌宕幽旋,爱怜时柔婉妩媚,嗔怒时刚健苍劲,人物形象与性格感情整体统一。郑惠兵、苏燕蓉、庄海蓉、陈志明等演员,以出色的唱念作表,将,〈洞房洗脚〉的酥透,〈胯下护弦〉的哀恸,〈敲锣禁戏〉的凝肃,〈农耕犁田〉的疏冷,〈马桶写戏〉的激越,〈自尽写恨〉的悲怆径直穿透人心,而深刻摹写出邵江海与歌仔戏休戚与共的戏魂精魄。

近年来两岸歌仔戏在“同气同根谈论乡土剧,共荣共耀开启艺术花”的学术交流与舞台观摩中,彼此激荡相互成长,这出展示厦门都市创作美学的歌仔戏现代化精品,势必也将成为台湾戏曲剧坛创新思维的另类取法宝鉴。

 

附件下载:
 

主办: 承办: 2008@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