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快报
社会文化
文化共享工程
艺术舞台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物博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交流
文化论苑
文化专题
信息公告
文化新闻
文化场馆
群众文化
美术天地
文化共享工程概况
文化要闻
数字资源
基层点建设
服务活动
艺术博览
艺术院团
艺术教育
艺术星光
鹭岛娱乐
图书音像
网络市场
钢琴产业
油画产业
动漫产业
不可移动文物
可移动文物
文物市场
涉台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项目展示
规划方案
闽南民俗
两岸交流
对外交流
大家评点
本地讨论
文化讲坛
厦门钢琴文化
厦门中秋博饼
歌仔戏专栏
邵江海
漆画
厦门市图书馆馆史
高甲戏阿搭嫂
厦门解放六十年成就展
厦门妇女运动百年图片展
文化信息参考
闽南茶文化
两岸文缘
厦门老街
闽南侨批
闽南古厝
闽南祠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专题
>
厦门中秋博饼
>
中秋漫话
台湾的中秋节
来源 : 作者: 发布日期: 08年07月22日
中国农历节日中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最富有诗情画意。人说中秋之夜月最圆,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在闽台,每逢过年过节总要敬神,祭祖,做拜拜,表示诚心,也表示不忘祖宗。中秋节当然也不例外。中秋节这一天,许多人日间拜土地神、拜公妈(祖宗),晚上拜月里娘娘。晚上拜了月里娘娘之后,一般都是一家人围着赏月,吃月饼、掷骰子。这时老人们借着月光,跟孩子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吴刚砍桂花树的故事,讲玉兔舂米的故事。老人讲完后要子孙们当老实人,因为老实人有希望拾得“月华”,谁能拾到“月华”,谁就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台湾过中秋,有一种吃甜芋习俗。这习俗与沿海抗倭斗争有关。明末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屡败倭寇,功劳卓著,名传海内外。有一次,戚家军却受到倭寇的袭击,退到山头,断了军饷,情况危急,戚继光动员士兵吃野草充饥,以待援军。当时有的士兵挖到野芋头煮着吃,解决了临时的缺粮问题。后来人们趁倭寇不备时冲杀出去,大败敌人,此时正值中秋佳节。后来,中秋节吃芋头成了习俗,从大陆传入台地,一直保留下来。
而且,台湾人近乎到了没有芋头不成节的地步。台湾高山族雅闰人对芋头更是崇拜至极。中秋节期间,如果新船下水必须把自家种的芋头搬上新船压舱,视芋为“鱼”、为“余”,剪彩仪式后的忌日再把芋头从船厂上搬下来分赠亲友近邻,借此作为一种迎接丰收的兆头。台湾民谣中也有不少唱到芋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天乌乌要下雨》就唱道:“天乌乌要下雨,阿公扛锄头去掘芋……”。
闽台中秋节流行过比较有趣的活动,除了大家熟悉的搏饼,还有“犁石”、“偷俗”、“观姑仔”等。
犁石比赛是福鼎、霞浦一带民众在中秋节夜晚的游戏,参加者多是青少年。犁石比赛也叫曳石,玩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绳子捆着大石头,两个或几个人拉着赛跑。另一种是由一人脚踩一块大石上,另一人扶着他,推着人滑石而跑,在鹅蛋石的路上滑动,发出隆隆之声,令人感到一种热烈气氛。传说犁石比赛是当年抗倭名将戚继光首创。明末倭寇侵扰福建沿海,一时沿海各地紧张起来,当时福宁府兵力很少,难得与下面敌人交锋,但又不能放手让敌人进城破坏。为此,戚继光发动和组织大批民众在城里四门通道上曳石助威。中秋节夜里,倭寇窜到城内,欲行抢掠,只听到隆隆之声,深怕戚家军有埋伏,不敢久留,惊慌而逃。眼看敌人上当,戚家军发兵赶杀,把来犯的倭寇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抗倭斗争的一场大胜利。
后来人们把犁石比赛作为中秋节夜晚的一项独特的体育活动,用以纪念戚家军的勇敢和机智,时久成俗,为青少年所喜爱。
“偷俗”里的“偷”字,使人们想到诸如“偷鸡摸狗”、“偷盗抢劫”等等。其实,偷俗指的是中秋节夜晚“偷”柚子。柚子俗名叫抛,在福鼎也称“墙头果”。俗谓“墙头果子,打人牙齿”,就是说人人都想吃墙头果。每当中秋节夜晚,总有些年轻人到邻居房前屋后偷摘柚子,即使被主人看见了,也从不说个不字,更不相骂,而是笑笑,有的主人还提醒“偷”者:小心点,不要跌倒了。除了“偷”柚子,还有人“偷”南瓜,也不叫偷,而是美其名曰叫“抱南瓜。” 这种偷“柚子”,“抱南瓜”的习俗不知始于何时,一直是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种讨吉利活动。这里实际上是民间一种带有“讨彩头”的习俗,并非真偷,而且含有某种寻吉利的行为,主人多有成全别人美事之心,所以多不计较。这样,这种“偷”俗便一直流传下来。
附件下载:
主办: 承办: 2008@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