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快报 社会文化 文化共享工程 艺术舞台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物博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交流 文化论苑 文化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共享工程 > 文化共享工程概况 > 文化共享工程文件
文化部关于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情况的通报
来源 : 作者: 发布日期: 09年11月19日

文化部关于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情况的通报

文社图发〔2009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为了解20072008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加大推进力度,200811月中旬至12月初,文化部组织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督导工作,重点对2007年任务完成情况和2008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督导工作得到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积极配合,各地开展了自查,提交了汇报材料。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督导,共实地检查了315个单位,包括30个省级分中心、140个市县级支中心、142个乡村基层服务点、3个有关单位,并将督导意见反馈给所在省(区、市)文化厅(局)。20081224日,文化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了督导工作总结会。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200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各地文化部门抓住机遇,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加大力度,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各地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工程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2008年,各级文化行政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继续大力推进工程建设,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8省(区、市)文化共享工程整体推进效果较好。北京市将工程纳入政府领导亲自督办的工程。河北省代省长胡春华到省级分中心现场办公,关心支持省级分中心建设。辽宁省委分管领导亲自参加研究全省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的座谈会,多次主持召开会议,部署、指导工程建设。河南省将文化共享工程列为2008年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山东省在2007年完成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总结经验,从资源、技术和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工程的长期持续发展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制订《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明确提出了浙江省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江苏省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推动工程建设。安徽省将工程建设纳入2008年省委常委工作要点。省政府将文化共享工程作为2008年目标任务之一纳入省文化厅目标责任书。

(二)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006年试点工作基础上,2007年度中央财政下拨支持中西部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资金62302万元。其中,2800万元支持14个省(区、市)建设地方特色数字资源,28152万元支持建设633个县级支中心,31350万元支持提升97463个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建的村级基层服务点的服务能力。各地积极加大投入,落实建设资金60365万元,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湖北等地投入较大。浙江省财政将文化共享工程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1000万元。江西由省财政统一解决了2007年度县级支中心的地方配套资金。

200810月,中央财政又下拨本年度建设经费73774万元,同时还下拨中西部乡镇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设备购置费12083.5万元,各地正在积极组织实施。

(三)基层网络建设明显加快。文化共享工程2007年度规划建设842个县级支中心,其中,东部地区209个,中西部地区633个。截至200812月,完成720个县级支中心的建设(其中,东部建成271个,中西部建成449个),县级支中心建设累计完成820个,占总规划建设数量的28%。中西部省份完成2007年度县级支中心建设任务的有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东部省份的天津、山东在2007年提前实现县县建有县级支中心任务,北京、上海、浙江超额完成覆盖30%的年度规划建设任务。

但也有一些省份进度较慢,没有完成年度规划建设任务,有的正在设备采购阶段,有的正在设备安装阶段。其中,中西部地区的河南省完成年度任务的87%,湖南省完成了83%,四川省因地震灾害完成了17%,河北省、江西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正在进行中;东部地区的福建省完成年度任务的77%,广东省完成69%,江苏省完成53%

村级基层服务点建设方面,2007年度中央财政拨付文化共享工程专项资金31350万元,用于购置专用设备,提升中西部地区97463个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共建的村级基层服务点服务能力。截至200812月,已完成41920个,占2007年年度计划的43%,占“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规划建设总数(42.8万)的9.8%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覆盖率达到1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重庆市超过80%,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超过60%,山西省、黑龙江省、四川省超过50%

(四)数字资源进一步丰富。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和各省级分中心资源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0812月,资源量达到73.91TB,比2007年增长8.91TB。其中,国家中心完成18.8TB,各地建设52.49TB。国家数字图书馆借助共享工程平台开展服务,已提供了2.62TB资源。

国家中心建设的视频资源达22481部(场)、13540.5小时,主要包括地方戏曲、影视作品、专题讲座、农业专题片、曲艺作品、文化专题片、综艺晚会等。国家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包括电子图书、专题讲座等内容。33个省级分中心和15个副省级城市支中心自建了34355部(场)、32338小时的视频资源。各地结合实际,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地方资源,例如北京市的“北京记忆”、天津市的“津门曲艺”、河北省的“杂技”、吉林省的“二人转”、上海市的“上图讲座”、江苏省的“江苏文化”、浙江省的“浙江记忆”、安徽省的“徽派建筑”、山东省的“民间彩印花布”、湖北省的“荆楚讲坛”、湖南省的“湘土讲坛”、广东省的“五邑华侨华人数据库、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广西游记、重庆的红岩精神、云南省的云南印象、陕西省的秦腔秦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新疆少数民族表演艺术资源等。

2006年度得到中央财政资源建设补助经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完成47个资源库的建设任务,正在按要求上交国家中心。陕西省有4个资源库,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有1个资源库计划于2009年完成;2007年度中央财政支持的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省级分中心,正在按计划与合同要求开展资源建设。

(五)传输方式不断创新2008年,文化共享工程的传输模式又有新发展。国家中心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向各省传递资源,目前已开通29个省(区、市),2008年累计传输资源9TB。国家中心和山东省级分中心先后开通了网络视频直播平台,为网络在线服务开辟了新渠道。

各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北京市通过无线网络系统覆盖了9000户农户。天津市建设“家庭虚拟图书馆管理系统”为群众提供了个人订制专题资源的特色服务。黑龙江省使用恢复与监测软件,随时监测县级支中心服务器使用状况,并通过远程管理方式协助县级支中心对服务器实施优化、调整与恢复。浙江省建立了全省统一的资源应用系统,方便基层使用工程资源。湖北省建立了统一的异构数据库检索平台,简化了检索步骤,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六)培训力度加大,基层工作队伍素质得到提高。2008,国家中心和各地文化部门通过集中面授、网络教学、卫星播放、光盘观看等方式,主办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人员培训195万人次,其中,天津市、吉林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等超过5万人次。

国家中心先后对省级分中心领导和专业人员以及部分基层服务点人员进行了培训,在工程网站开设了“培训专栏”。山东省把全省学用标兵的服务经验和学用模范事迹制作成系列专题片120余集,形成了《山东省文化共享工程学用典型经验视频库》用于培训。广东省将2008年作为文化共享工程培训年,编辑出版了《文化共享工程网上信息咨询培训教程》。福建省2008年安排了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共享工程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制了汉、维双语培训教材。为支持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县级支中心建设,国家中心、国家图书馆以及19个省级分中心开展了对口培训工作。

(七)合作共建取得新的进展。截止200812月,通过合作共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40万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全国25万所农村中小学可接收与使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

湖南、山东、贵州、浙江、吉林、河南、江苏、新疆、安徽、黑龙江、山西、北京、陕西、湖北等省(区、市)文化厅(局)先后与省委组织部和其他部门联合下发合作共建的文件。河北省级分中心与省委组织部电教处签订了合作协议。有22个省(区、市)文化厅(局)累计向当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组织管理机构提供了22075部(场)、34585小时、44.43TB的视频资源。

文化共享工程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在天津市、海南省、青岛市、杭州市、佛山市、深圳市等地开展服务,用户达520万多户;通过有线电视在黑龙江、吉林、重庆等部分县乡覆盖40多万用户;通过“数字武夷”平台为福建省闽北300万农民提供服务;吉林省、上海市、湖南省、广东省等地与本省教育、科技系统开展合作共建,其中,广东省得到每年2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最近,文化部与广电总局合作,在辽宁省开展文化共享工程依托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和机顶盒技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国家中心通过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联席会议,与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使文化共享工程走进中央党校、走进军队院校。

(八)基层服务成效明显。文化共享工程提升了各级文化单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2008年,各地围绕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主题,结合节庆活动,使文化共享工程走进了农村、社区、军营、学校、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有2亿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工程的社会效果日益明显。吉林全省举办各类活动1万多次,受众达418.5万人次,其中农村基层服务点开展活动7449次,受众229万人次。上海浦东新区支中心在驻军部队中积极推进基层服务点建设,使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服务远及南极科考站、远望号测控船和海军各驻岛部队。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文化共享工程抗震救灾服务小分队及时走进受灾群众安置地,成立文化共享工程赈灾服务点,放映抗震救灾知识、播放心理疏导讲座以及丰富的文化节目,对抚慰灾区群众心灵,帮助他们振奋精神,重建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各地在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一)对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地方尚未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费投入不足,工作机制不完善,重视程度还不够,至今未能完成2007年度规划建设计划。

(二)资源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有的资源对群众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需求;资源版权问题仍很突出,随着传输服务模式的不断丰富,应进一步协调解决版权问题;资源的统一检索、分布式调用机制还未形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建设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资源传输尚不够畅通。个别省份尚未建立有效的资源传输机制,未能采取有效的传输手段,将资源及时向下传递;个别地方采购存储设备时未预装资源,影响了资源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基层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基层工作队伍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要,有的尚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等设备,有的对资源内容、服务流程等尚不熟悉,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

(五)管理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在设备采购招投标工作中,个别省执行效率较低;个别省只采购硬件不采购软件,对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缺乏总体的、长远的考虑;个别省偏重硬件建设,而对如何充分使用设备、有效开展服务,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个别省有关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需尽快建立和完善。

2009年是文化共享工程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攻坚年,按照规划应完成90%的任务。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大力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传输方式,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开展。文化部将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度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狠抓落实,确保2009年度任务的顺利完成。

特此通报。

 

附表:1. 2007年、2008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经费投入统计表

      2. 2007年度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规划及建设情况表

      3. 2007年度文化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建村基层服务点设备配置完成情况表

                         

 文化部

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附件下载:督导通报附件.doc
 

主办: 承办: 2008@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